|
MBA材料撰写攻略 二维码
234
发表时间:2017-03-30 00:00 自从上篇面试文章发表后,经常会有小伙伴希望我也能分享一下材料方面的指导。近日北大第一批材料刚提交,面试辅导我已开始安排;同时,清华的材料已进入核心辅导阶段,所以,简要写了如下的文字,希望能让大家客观地对材料的撰写有所了解。
通常,申请材料的核心培训,我会在1对1的个性化材料辅导中根据每个学生背景、能力、特质来制定辅导策略并实施。很多同学对材料的重视程度不够,比如,可能会认为尽量写得看起来高大上就好,看起来专业就好,诸如此类。还有一部分同学过于自信,以为名校背景和世界500强企业或大型央企工作背景就可以。实际真的如此吗?
其实,学校招生和个人报考之间,本身是一个供需的问题,而且供远远大于需。这点没有人会有异议,对吧?如果学校真的只看每个人简单的背景表述就决定是否给予面试机会,那么根本就没有必要大费周章出那么多题要大家去回答和填写了。
学校的评分标准非常多,所以,我们必须在材料中充分表述、挖掘自己的特质。我知道市场上有些人或真或假说是面试官,但是名校的面试官可是流动性非常大的,除了极个别的几个人。所以,不要随意听信一些并没有很了解你的人的建议,因为可能并不客观,可能此人也并非真正了解学校的需求。
今天啰嗦的毛病犯了,言归正传。材料怎么写,我总结了一些核心攻略,小伙伴们接下来有眼福了。
1.所有问题的短文回答,建议直接回答问题,勿长铺啰嗦。在申请材料辅导过程中,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学生的问题回答过于冗长。导致的后果: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不出学生究竟要表述什么,不知所云。建议:直接回答问题;
2.内容和主题结合要紧密,紧扣主题,论据要充分支撑论点。反之,会给人一种拼凑内容之嫌,对短文的申请效果将产生负面影响,浪费申请资源;
3.所撰写的事例,建议尽可能地从不同层面或视角反应自己的不同的管理经验和潜质。这样,审阅学生申请资料的老师可以了解到考生的多方面的管理经验和潜质,不至于太单薄;
4.字数必须严格控制在每个短文学校要求的字数范围内。因为如果超出,则面试老师看到的材料可能不会全部展现出来,影响面试结果;
5.短文整体风格和写作方式要一致;
6.清晰突出个人能力和形象;
7.背景介绍要得体,勿过多,勿过少,要掌握好一个度。过多,会影响个人能力部分的突出,过少,则不容易显示出事件的重要性。
举例: 2010年因工作变动,我被迫来到了一个新环境。当时,我很多业务都没老员工熟悉,这导致在安排工作时大家多少有些抵制情绪,甚至有个别人根本不服从安排。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空降司令所面对的这种挑战,在与员工、上级的多方面沟通依然没有好的效果的情况下,我最终果断地对两名属下采取了“劝退”的措施,让团队不再受负面因素的影响,保留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工作。与此同时,我在团队中倡导成员间的信任、互助,并始终保持团队内沟通的顺畅,遇到难度较高的任务,就和大家一起加班完成。
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大家后来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最终,我们团结协作,实现了“我的金融界项目”提前上线并在年内无重大故障的高质量运行。
问题分析:对不服从对员工采取“劝退”实际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理性高招,感觉心胸有点狭窄,格局不够高。通篇看下来,看不出自身领导力在实现任务时,究竟发挥了怎样的重要性。文字给人无力感。
不论我怎样写,貌似总是没有办法解决大家的深层问题。没错,所以我认为每个人在辅导前和辅导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和老师多沟通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让老师真正了解你。没有了解学生就开始的辅导,只能做到表面文字的提升是起不到提高通过率的作用的。而且辅导老师要有足够的多领域知识,阅历一定要丰富,要懂得每所学校的招生需求以及如何审阅和面试考生。这样,辅导起来才能更高质。
文章分类:
MBA备考攻略
|